学习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习资料>初中化学总复习知识点全集三

初中化学总复习知识点全集三

《走进溶液的世界》知识点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通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通电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1)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

二、氢气 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 

  点燃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2) 

  △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 CuO ===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4、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6)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6)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1、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2、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酸溶液的PH值小于7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人体中胃液酸性最强0.8-1.5

例题:PH=4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吗?举例说明?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值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小学评估
初中评估
高中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