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8C60——19C中(英40年代结束;法美50、60年代结束)
以发明和使用机器为开始,以机器制造业(机器制造机器)发展标志结束。
条件:(前提/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有利于社会稳定;
(劳动力)圈地运动
时间:15C开始——18C高潮
含义: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圈地养羊 人口和资本的自
原因:手工业发展,羊毛价格上升 由流动
影响:①农民失去土地,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廉
价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②促进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殖民扩张和掠夺。
(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
(市场)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 商品需求量
圈地运动使农民成为工人,需要生活用品——国内市场 增长
市场条件是必要条件。
成就:纺织: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
冶金采矿:焦煤炼铁法、蒸汽抽水机、安全灯;
交通运输:碎石路、铁路、火车、汽轮;
动力:蒸汽动力;
蒸汽机使用的意义: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③带动交通运输业革命,人类进入铁路时代。
火车使用的意义:①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②加快社会流动的速度和规模;
③有利于社会关系趋于平等。
汽轮使用的意义:对加强洲际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扩展:地域:英——法美(①汽船②机器零件标准化生产)
领域:棉纺织——冶铁采矿——交通运输
突出表现在棉纺织、交通运输方面
影响:①推动生产力发展,实现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化大生产的飞跃;
②产生现代社会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
③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⑤城市化进程加快;
⑥推动了列强进一步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扩张第二阶段—市场原料)
英:议会改革:时间:1832年
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结果: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意义:①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②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民主得到发展和完善。
法:政体变迁和共和制的最终确立(1875)
德: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确立
前提:1871年德意志统一
背景:政治上的分裂阻碍经济发展(根本)
资产阶级要求强有力的政权进行对外扩张。
时间:1864——1870
方式:王朝战争——1864 普奥—丹麦 普奥 普法
人物:俾斯麦
影响: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问题;结束封建割据,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保留了专制主义传统。
确立:1871年宪法
内容:(与英国比较)
①德皇有实权:任命帝国首相国会议员;召集解散联邦国会帝国国会;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实施;有军权,军官由皇帝任命。
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无实权。
②德国首相:由皇帝任命,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由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③德国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刑事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各帮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不能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特点:专制主义军国主义浓厚。
美:南北战争
时间:1861——1865
原因:州权主义根深蒂固;南方蓄奴州发动叛乱。
任务:巩固联邦统一。
结果:北方胜利
意义:废除黑人奴隶制;肯定联邦法律至上性;
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促进两党制完善
俄:农奴制改革
时间:1861
原因: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农奴制的落后使沙俄在对外战争中失败(克里木战争)
农奴制使社会矛盾激化;
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十二月党人起义,车尔尼)
沙皇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内容:解放法令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司法改革地方自治
作用:是俄国迈向近代化的道路。
日:明治维新——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背景:幕府统治的危机——政治:幕府体制等级森严;
经济: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对外:闭关锁国;
外国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武装倒幕运动
内容:(政治)颁布宪法;废番置县;四民平等;
(经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工商业;
(文化)文明开化
标志:《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
影响:亚洲第一个立宪制国家,开启了近代化道路;
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具有侵略性;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
①卢德工人运动:特点:工人自发的捣毁机器厂房
②三大工人运动:时间:19C30—40年代
(法)里昂工人运动 暴力方式
(英)宪章运动 和平方式要求选举权
(德)西里西亚工人运动 暴力方式
特点:工人自发的政治斗争
意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阶级条件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
特点:有组织的
① 第一国际
② 巴黎公社:原因: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卖国,对内镇压。
性质:工人阶级政权、无产阶级政权;
内容:见书
失败原因:(根本)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不具备推翻资产阶级的客观条件;
没有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没有得到农民支持,形成工农联盟;
没有乘胜追击。
*马克思主义诞生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推进国际工人运动有组织的发展。
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自由主义思想(主流)——资本主义发展要求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②社会主义思想
a空想社会主义 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悲惨,一些思想家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
代表: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内容: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对未来社会提出设想;反对暴力主张改良。
b科学社会主义 背景:(经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暴露出来;
(阶级)(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理论)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努力
时间:1848年
标志:《共产党宣言》
内容:①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②解释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原则
影响:为国际无产阶级提供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促进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民族主义思想:反对外国侵略和殖民压迫,如意大利
争取民族统一,如德意志
*自由主义思想表现在政治上是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
社会主义思想表现在政治上是国际工人运动(或无产阶级运动或社会主义运动);
民族主义思想表现在政治上是民族解放运动。
进化论——达尔文
发展:1859达尔文《物种起源》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说明动植物,包括人类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863赫胥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猿同族的学说。
1871达尔文《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核心: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时间:18C后半叶至19C中叶
背景: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没有使欧洲各国出现启蒙学者描述的美好景
象,资本主义的弊端暴露,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上,就
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
浪漫主义 特点:想象力丰富;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性格;揭露丑恶现实;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解放;憧憬美好未来。
代表:拜伦 国家:英国
作品:《恰尔得哈罗德游记》
《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雪莱 国家:英国
作品:《西风颂》
文学 评价:“天才的预言家”
海涅 国家:德国
作品:《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雨果 国家:法国
作品:《悲惨世界》
评价:对下层劳动群众寄予深切同情,极富感召力,给人鼓舞。
时间:19C30年代到20C前半期
背景: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资本主义弊端暴露出来,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现实主义 特点:注重细节描写;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代表:巴尔扎克 国家:法国
作品:《人家喜剧》“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托尔斯泰 国家:俄国
作品:《战争与和平》“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司汤达 国家:法国
作品:《红与黑》
狄更斯 国家:英国
作品:《双城记》
评价: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作品犀利,具有震撼力,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时间:19C中叶以后
背景:国际共产主义风起云涌,建立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美好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带动群众的直接行动。
代表:高尔基 国家:俄国
作品:《母亲》“革命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
音乐: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的过渡时期。
时间:18-19世纪之交
人物:贝多芬(为两大乐派架起桥梁)
作品:九部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
评价: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与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
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势;
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
① 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王权和贵族特权
表现:(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政治)英美法的资本主义革命
②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表现: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75年,法国政体变革和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③ 工人阶级反对不平等,要求普及政治权利,改善生活条件。
表现:(思想)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政治)三大工人运动;第一国际;巴黎公社
④ 文学艺术家批判揭露不公平,追求理想社会。
表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条件:(前提)19C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殖民扩张和掠夺积累了资本
(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德美意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成就:电力:1866年德国西门子依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发电机——“电气时代”
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地面貌;
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引发了一系列新工业部门的建立。
交通:1883年德国戴姆勒发明汽油内燃机
1879年德国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德国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化学:德国李比希发明有机化肥
德国柏琴发明人类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
德国雷佩发明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多种塑料。
冶金:英国贝塞麦发明酸性转炉炼钢法
德国西门马丁发明平路炼钢法
英国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发明碱性转炉炼钢法
通讯:1876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1895意大利马可尼受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电磁波理论启发发明无线电通讯技术
影响:提高了生产力发,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结构:轻工业为主导——重工业为主导
由工厂制度到大财团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国际关系: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使资本主义矛盾加深。
特点: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发展
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日本德国美国)
同时在几个国家开始(美德)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同:
轻工业没主导——重工业为主导
工厂制——公司制(大财团、所有权经营权分离)
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动力:蒸汽——电气
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是世界联系密切
殖民扩张:第一阶段:一革前——需要资本原始积累
第二阶段:一革后二革前——需要市场原料劳动力(商品输出)
第三阶段:二革后——需要投资场所(资本输出)
过程: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标志: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
方式: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资本输出;武力威逼;
特点: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殖民地半殖民地沦为经济附庸,成为其市场和原料产地。
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造成了亚非拉的贫穷落后;
是世界联系密切,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日本:1889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大日本帝国宪法》
俄国:1905年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失败。
印象派:美术:莫奈《干草堆》《鲁昂大教堂》《日出印象》法
塞尚《埃斯泰克的海湾》“现代绘画之父”法
梵高《向日葵》
音乐: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法
电影:1895 法国 卢米埃尔兄弟
时间:1914——1918
背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争夺殖民地引发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根本)
法德:世仇; 俄奥:争夺巴尔干; 英德:主要矛盾
两大军事集团建立:同盟国:1879德奥签订同盟条约
1882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形成
协约国:1892法俄军事协定
1904法英协约
1907英俄协约
科技成果被用于战争(通讯交通、武器改进、新式武器:坦克潜艇飞机)
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盛行(德:泛日耳曼主义 俄:泛斯拉夫主义)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交战双方:同盟国协约国
*意大利本应参加同盟国,开战后为利益加入协约国,说明帝国主义国家一切以
利益为转移。
*日1914加入协约国作战
美国巴西中国1917加入协约国作战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是正义的,但不能决定一战性质)
战役:马恩河:1914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堑壕战
凡尔登:1916一战持续时间最长最惨烈的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1916第一次使用坦克,使凡尔登地区法军压力减轻
1917年战局变化:
美国参战:原因:捞取战利品,攫取世界霸权;(根本)
美国与协约国经济关系密切;
美国与英法有历史文化联系;
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借口)
影响:壮大了协约国的力量;促使一批国家对德宣战,一战进入全球阶段
俄国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1918年结束:德国基尔军港水兵起义
影响:给人类带来灾难;
欧洲地位衰落(经济损失难以恢复,精神上失去战前乐观主义,悲观)
美日崛起:美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金融中心开始由伦敦转向纽约;
日本接受大量军事订单,趁机侵略中国
无产积极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
引发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国——五四运动
四大帝国瓦解,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改变了政治格局(德国奥斯曼土耳其俄罗斯奥匈
解体,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波兰)
加速:美国参战
俄国退出,1918年3月 布列斯特签署条约
德国失去优势
同盟国内部革命(最主要原因)
为什么20C才发生世界性战争?
1. 世界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各国联系加强;
2. 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3. 各国矛盾加深,完成工业革命的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更激烈。
19C末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局部战争:日俄战争、美西战争;日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