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有很多的家长发现,现在对孩子唠叨再多,他们反而不听,而且说了再多,他们更觉得你烦。以前对孩子说一些道理,孩子们还会听自己的话。现在讲再多,孩子也不是听父母的唠叨了。
一位心理学家在一所小学里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让这所小学的孩子写出他们最不喜欢的家长的行为。结果,有80%的孩子都写到了“唠叨”这个词。
孩子的这种讨厌心理是正常的,而且是有心理学依据的,这就是典型的“超限效应”的反应。家长们的这种在短时间内不断唠叨,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心理。
1
什么是超限效应?
由于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有这样的一次经历。他在一个教堂里面听见一个牧师,觉得他讲得非常的棒。马克吐温当时很感动,决定等牧师讲完之后,要给牧师捐一些钱。
不过过了10几分钟后,牧师还是依然的继续在讲,马克吐温这个时候就觉得这个牧师有一点啰嗦了,决定等下捐少一点给他。又过了10几分钟后。这个牧师依然还在演讲。
马克吐温就开始有点不耐烦了,决定等下不给这个牧师捐钱了。再过了一阵子之后,没想到牧师居然还没有停下他的演讲。马克吐温这时终于忍无可忍。在牧师结束演讲的时候,他不但没有给牧师捐钱,反而还去偷了牧师两块钱。
其实有时候很多的事情就是这样的。比如你在演讲的时候,适度用一些比较幽默的语气和句子,会增添大家观看的兴致,大家甚至会觉得你还挺有趣的。
不过你如果这篇演讲下来都是吊儿郎当的话,那么大家对你的看法和对这场演讲的感受肯定就不一样了。大家肯定觉得你这个人比较的轻浮,没有重视这个演讲。
所以说,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把握好尺度和数量。不然多了的话,反而会令别人反感和厌恶。
就像是父母对孩子的唠叨,如果父母有适度的控制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时间,而不是每时每刻都在给孩子灌输大道理,那么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反感父母的教育了。
2
为什么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唠叨?
肯定会有很多的父母,觉得自己并没有唠叨,不过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还经常说她们唠叨。其实父母们有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在。
1.父母们对于孩子过度的关爱,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了
作为爸爸妈妈的肯定是会担心自己的孩子的,这点毋庸置疑。不过当孩子慢慢长大之后,父母们就要学着慢慢的去相信自己的孩子的能力,或者是说把有些事情放给她们做要觉得很正常。
比如孩子去超市买一个东西,你还要叮嘱孩子不要给拐跑什么的,如果孩子已经是一个初中高中生了,那么孩子可能就会觉得你这样子对他们的不信任,觉得你们很烦。
他们在小的时候你们已经给她们灌输很多道理了,现在已经长大了,不用你们再继续一直唠叨了。
2.家长自己不够自信,对孩子的要求却很高
据心理学研究分析,性格软弱和紧张型的家长,一般容易唠叨。唠叨是不自信的表现,由于不放心,才会一次次地重复,软弱和紧张型的家长不相信孩子会照着自己的话去做,所以不断地重复唠叨。
有的父母比如自己文化程度比较低,觉得自己没文化,走出去不识字不好意思。于是就把自己的读书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要孩子都要去做到,这样子就很不好了。比如孩子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了,父母却还总是不满意。
每次都能抱怨孩子,或者找出孩子的缺点,并一直督促孩子要去进步,要去改正。父母们觉
得自己这样子做是对的,但是这其实对孩子来说压力很大。
3.父母对孩子有太强的控制欲望
有的父亲可能会经常给孩子灌输自己才是家里面的重要任务,他说的话才是正确说的,孩子和整个家都要听他的。
他们想建立起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严,而且对孩子的控制欲望比较强。孩子做什么东西,如果不合他的意愿,他就会对孩子指指点点,要孩子做到他满意才行。
这样的父母也是不行的,孩子不仅会不想听你的话,反而会觉得你这样子做对他很不公平。
总的来说,父母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的唠叨,一半来说是对于孩子太多的关爱,太想让孩子活在自己的保护罩里面。
或者是父母本身存在着一些教育孩子的问题,父母本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是不当,导致孩子不配合自己,然后自己就停不下来对孩子的唠叨。
3
唠叨对孩子的危害
1.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
唠叨说白了也就是父母觉得孩子有哪件事情做的不够好,或者是做得不对,所以父母才会这样去说孩子的。
唠叨跟讲道理不一样,父母的唠叨会带有指责的性质,所以孩子在父母唠叨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做错了或者是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如果父母一直对孩子唠叨的话,一个本来挺阳光开朗的孩子,经过父母不断的嫌弃和说你什么事情做得不对。
我想大家应该也都猜得到结果,到最后这个孩子肯定会变得没有像以前那么自信了,会觉得自己做很多事情都做不好,自己不够能力。
2.会让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变得更加叛逆
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本身就是觉得自己可以摆脱父母,做到很多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不过父母要是在这个时候还是过度不断的对孩子唠叨的话,孩子不仅听不进去,而且还会觉得你们很烦。
如果一个孩子处于青春期,本来就有点叛逆,但父母还是跟往常一样对孩子进行唠叨的话,我觉得孩子肯定会变得更加的叛逆,严重的话就是父母不管说什么他都不听了。
为什么青春期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孩子离家出走,和父母吵架,一半可能是孩子本身就比较不懂事。不过另一半的原因可能就是父母对于孩子过于唠叨,导致孩子承受不了。
4
如何控制自己唠叨
一.运用“我—信息”模式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出现问题,父母最有效的办法是就事论事,仅仅指出他的错误行为就好了,千万不要翻旧账易评判孩子的行为,乱贴标签。
比如孩子不小心把家里的东西弄坏了,孩子还隐瞒了情况,这时候被你发现了,你开始喋喋不休:“你看看你,不仅仅把东西弄坏了,还对我进行隐瞒,你说那你能做好什么事,品格败坏,真是气死人。”
这个时候就可以尝试运用“我—信息”模式与孩子沟通,效果会更好。
1.描述孩子的行为:你今天把东西弄坏了,而且没有告诉我。
2.说出你的感受:我有点不开心不是因为把东西弄坏了,而是没有告诉我实情
3.表达你的需求:我希望有什么事情是可以沟通的,而且还是一个可以给你提供帮助的人
“我—信息”沟通模式由描述孩子的行为+说出你的感受+表达你的需求三个部分组成,由于“我—信息”是平和的、坦诚的,所以它会促使孩子也同样坦诚地回应父母,有效避免了案例中破坏性的亲子沟通。
二.父母可以适当的认同和鼓励孩子的一些做法
父母虽然在孩子慢慢长大,慢慢的不需要他们的时候,会觉得特别的失落,所以变的只有唠叨才能够慰藉一下自己。
不过孩子肯定是会长大的,我们也会变老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也让孩子说出他的一些观点,如果孩子的观点也是不错的,我们可以去接受他,让他自己去做。
如果他们觉得受到你们的鼓励和支持,那么肯定会更加有信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情。孩子自己能够不需要依靠父母完成一些事情了,我们也就不用那么的担心孩子,一直对他唠叨了。这是一个从源头控制唠叨,非常好的方法。
三.父母要逐渐改变自己的习惯和心态
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如果父母能够少说多行动,与孩子之间75%的问题很可能都会消失”。
父母总是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他就是孩子。但是孩子成长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有的父母思想没有改变,还是停留在孩子不懂事的阶段,所以才会经常对孩子说教,成为了孩子眼中的唠叨。
如果父母们有意识到自己孩子在长大,自己孩子可以独立完成很多事情,不需要我们再去跟他强调要怎么做了,那么父母们就不会一直对孩子唠叨了。
当孩子长大了,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稍微叮嘱一下,或者是适当关心一下,孩子可能会觉得很温暖,而是要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而并不是觉得你们在唠叨,让孩子感受到“一语千金”的威力,享受到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